禁戲中的愛情:《長生殿》與《西廂記》
- 2019-08-14
中華戲劇學會專欄藝評人: 劉心慧
演出團隊:國光劇團
觀演時間:2019 年 07月12日(五)19:30
觀演作品:《長生殿.小宴》、《西廂記》
觀演地點: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
劇照提供:國光劇團 提供
國光劇團廿四週年團慶演出「再見禁戲」系列,本次演出為第四場。演出分成兩個部分,首先是崑劇《長生殿》的〈小宴〉一折,接演京劇《西廂記》演出〈賴婚〉,〈琴心〉,〈寄柬〉,〈逾牆〉,〈佳期〉,〈拷紅〉,〈哭宴〉等折。
〈小宴〉是《長生殿》中的一個折子,講述唐明皇於御花園中安排宴席,與楊貴妃一同宴飲賞玩,氣象昇平,展現兩人的恩愛情濃及大唐後宮的富麗歡愉。《長生殿》的〈小宴〉或又稱為〈驚變〉,其實兩者還是有些許差別;楊貴妃被唐明皇灌醉,被宮娥扶回後宮休息,就在此際,漁陽鼙鼓動地來,驚破霓裳羽衣曲,安祿山造反殺破潼關,唐明皇失魂落魄之際決意離開皇宮,幸蜀西行,與貴妃下臺前的情境完全相反,此處唐明皇還有【上小樓】,【撲燈蛾】兩支驚惶沈重的曲子,甚是吃重很是動聽。稱為〈驚變〉就是完整地呈現全部劇情;稱作〈小宴〉即演到楊貴妃大醉被宮娥扶將下臺即止。由於本次演出是為團慶作賀,所以只能演到〈小宴〉。由温宇航飾演唐明皇,劉珈后飾演楊貴妃。
温宇航擅演巾生,2009年在蘭庭崑劇團的《故宮新韻:明皇幸蜀圖—長生殿》中的唐明皇顯得較文弱,稍乏些大官生的氣度;十年之後的今日進步甚多,不僅氣度大方,且嗓音飽滿,一開始曲子的轉音尚覺不是那麼漂亮,但瑕不掩瑜且漸入佳境,【石榴花】「三杯兩盞」的(口罕ㄏㄢˇ)腔華麗酣暢,到最後的【鬪鵪鶉】(暢好是)更是暢快淋漓,且有未盡之意,讓人極想聽完後半齣。
劉珈后的楊貴妃扮相明麗,但曲唱上首先需更加注意咬字吐音;發聲卡在鼻腔上下,鼻音太多,聲音也亮不出來,使得仝唱時只能聽見唐明皇而不聞貴妃。 且扮演貴妃首先需具有大家風範,然後才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媚態;而劉珈后試圖展現楊貴妃柔美動人的絕色,表演過於注重蠱惑帝王的「嫵媚」,反而使身上不夠穩定。諸如第一支【泣顏回】中的「戀香巢」的一跌,第二支【泣顏回】(花繁穠艷)的舞蹈,頭部與身形的晃動,讓鳳冠上的垂飾與霞帔的穗子纏繞在一起,顯出強烈的不安定感,而幾個轉身反而過於俐落,失去了舞蹈該有的風姿。
張君瑞和崔鶯鶯的故事,在京劇中有兩個著名的版本,一齣是荀慧生於1936年於北京首演的《紅娘》;一齣是1958年中國京劇院與北京京劇院合作,由田漢編劇,張君秋飾崔鶯鶯,葉盛蘭飾張君瑞,杜近芳飾紅娘的《西廂記》。早期在臺只能演出《紅娘》,而《西廂記》則因為是「淪陷」之後中國大陸的作品所以禁止演出,但優美的唱段卻早已在私下傳唱,甚至在演出中陳倉暗渡,將張君秋的崔鶯鶯的唱段夾帶入戲。這次演出即仿照當年的模式,以《紅娘》為底本,穿插了《西廂記》齣目或是唱段,可以說「成份」較為複雜,其中的〈寄柬〉,〈逾牆〉,〈佳期〉,〈拷紅〉出自《紅娘》,首尾穿插〈賴婚〉,〈琴心〉與〈哭宴〉則是《西廂記》中的齣目。合併了兩齣戲的精華,使得主要角色不僅局限於一人,而是崔鶯鶯及紅娘各有擅場,一場演出荀派及張派的精華唱段兼而有之,可以同時滿足。只是〈琴心〉一齣選了《西廂記》的,捨了《紅娘》中經典的【反漢調】,下一場的〈寄柬〉的核心唱段又同《西廂記》〈琴心〉一樣是【四平調】,在曲牌情調上有了重複,不免覺得有些可惜。
從〈賴婚〉起始的演出安排,故事性並不完整,雖然可以從紅娘上場的白口中得知,張君瑞請來白馬將軍解救崔鶯鶯一家危難之事,但前情依舊不明晰;但犧牲故事性仍是有好處的,可以直接進入劇情,將觀演的重心更集中在崔鶯鶯,紅娘與張生三個人的身上—也許在適當的時機,使劇中人以口白帶入前情,也許會更加圓滿。
劉海苑飾崔鶯鶯,嗓音高亢嘹亮,在情感轉折之處宛轉動聽,〈琴心〉一折訴說內心情懷,猜測聲響的【四平調】尤其舒服熨貼;稍微可惜的是她的情感起伏全潛在旋律、唱腔之中,沒有外在的展現,使得演出中與其他腳色的互動並不是那麼融入戲情。陳長燕的紅娘令人驚艷,活潑靈巧,加上動聽的唱段,劇中所有的氣氛情緒幾乎都是由她穿針引線帶動起來的。小生王佩宣嗓音較緊繃壓抑,又在兩位嗓音(發揮得)極好的旦腳的環伺之下,幾乎被壓抑得快看不見了。最後一折〈哭宴〉張君瑞換由温宇航壓場飾演,雖然唱段不多,但情感表現極為細膩,兩下分離的情緒掌控得絲絲入扣,催人淚下,為本場演出劃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。
「禁戲」演出將同是才子佳人的劇目安排在一處,劇中人雖有地位高低的身份之別,沈浸於情感中的情思與情態亦各不相同,但皆是一般動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