殘薄生命上的重諾《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》

殘薄生命上的重諾《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》

殘薄生命上的重諾《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》

  • 2019-05-21

中華戲劇學會專欄藝評人: 陳伊婷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演出團隊:綠光劇團

觀演時間:2019 年 04月 27日 19:30

觀演作品:《人間條件2-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》

觀演地點:國家戲劇院

劇照來源:綠光劇團 部落格

 

《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》是綠光劇團國民戲劇《人間條件》系列第二號作品,原名「生活的點點滴滴」是反映多數臺灣婦女從平淡生活中累積的深厚情感,也是編劇吳念真「向臺灣女性致敬」的作品。距2006年首演至今已13年,期間亦多次重演。吳編認為,許多人對「臺灣文化」的解讀不同,但在臺灣老一輩的婦女身上,卻已做了融合。這讓我想起我的阿嬤,阿嬤從六十幾歲喪偶後,生活充實精彩,參加婦女會學插花、老人會學土風舞、瑜珈,自己做優格、烤 Pizza,每天傍晚除了複習她的日本歌外,就是學注音、唸英文。正如吳編所言:臺灣有一代人是最厲害的,就是現在七八十歲以上的阿嬤!當男人只會以衝撞對抗新進文化時,女人已經學會用開闊的心去接納不同文化。的確,這是也是我阿嬤的故事!

 

時空是設在2000年總統選舉的前夕,而戲是從死後的阿嬤–老YuKi ( 林美秀飾 ) 處在一團氤氳的淡水河畔開始。出生於日據時代的女主YuKi,於民國36年時,因為母親(唐美雲飾)的一句話,獨自承擔著一個無法向人訴說的秘密,50多年來她緊緊守著淡水的宅邸。即使離開世間,屋子裡的所有細節仍盡其可能釋放溫度。在櫥櫃裡、沙發上、鋼琴旁,甚至是那間可以俯視家的2樓臥室。整幢歲月的線條,勾喚起所有人記憶中的場景。在這裡她曾戮力建構一幢結實的正常生活,淬煉完美的愛,可以躲在後頭。但崩塌非一夜,而是每日細微的累積,終於越過了臨界。

編導敘事,利用陰陽空間角色雙涉的並置設計,為所要傳達的內容,協助觀眾做精準的導航。劇中總是放在適當地方的註解,自然卻不干擾故事進行,以精彩的臺詞為觀者做小結。對我而言,往往後來最深刻的不是情節,而是評論(角色的生命註解)。例如,第5場「洞房夜」就遭到家暴的年輕YuKi ( 黃韻玲飾 ),第6場開頭由老YuKi 作結:「我不知道,臺灣媒曾經被尪打過的有幾個?不過,洞房的第一晚就被打到上身下身都流血的,一定沒多少。   若說看戲頭就知戲尾。啊這齣戲穩歹看ㄟ,不看也罷。不過,看戲的可以不看,搬戲的,甘可以講不搬就不搬?別人的婚姻多幸福快樂,我不知。我的真是奧戲拖棚,搬攏不煞。」【1】這是屬於YuKi的上半生。「人生,現在看起來,真正像電影。沒廣告,一搬歸十年,電火一光,才知道人生安呢就走煞啊!」【2】聽完,我們都會嚇一跳,想說,人生真的真的是這樣啊。面對罹患選舉癌,恣意揮霍老本,連房契都不放過的暴力丈夫,她的堅定:「先生:『你會後悔,我跟妳說!』YuKi:(彷彿說給自己聽)『不會啦……自己決定的代誌,我不後悔……』」是認命,而不任命者!精練的對白撐出了這個尋常家庭的紛鬧日常,夫婦不諧、兒女乖張。

劇中的每個事態都值得一齣戲。從遙遠淡水河邊那晚,遇見因政治事件早亡的四個男人;當她是工具,婚姻使他合法隱匿於人群,給了眾人理解且不會深究的身分,令俗世的人安心。於是屋裡高高掛起「模範家庭」牌匾,在她面前大張旗鼓背叛的丈夫( YuKi的先生 春生,王為飾);視她永恆精緻,擁有早年記憶的特權,無論是整體還是碎片,似乎都能神奇地取代未來知覺的武雄 ( 李永豐飾 )。以及,視她是一本書,隨便翻開,就是秘密與故事的孫子Tony ( 劉子銓飾 ),她與這些生命中的男人們啟動一幅跨越三代的生存圖景。

 

至於吳編提到的,劇本的構想與撰寫所纏繞的「道義」二字【3】,之於YuKi,讓我想起 米蘭‧昆德拉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》的提問:「可『重』真是殘酷?而『輕』真是美麗?」【4】人生若不承擔任何的責任,追求某個沉重的目標,而逃避所有的責任,這樣的「輕」反而有時是更痛苦,而令人難以接受的。YuKi一世人面對的「承諾」其實有兩層意義:一是,對他人道義的恪守;二是,對自己內在的完善。因此,不是地位血統,也不是天賦,使人優越高貴,而是「保持自我」。人總在近處回眸,遠處凝望。從什麼時候開始,道義的重量介入了那個原本只該是殘薄的樣板身分。為了守住承諾,她紮實生命的質地,就算馱著也要行駛自己的軌道。《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》裡我領教了世界是何等的凶頑,同時又得知世界可以變得如此溫存和美好。

 

對我而言,又累積了一次在劇場裡彼此靠近的時刻。吳念真曾提過一次珍貴的觀劇經驗:「1955,四歲。阿公背我去九份昇平戲院看新劇。……真人在舞臺上真實演出的戲劇形式。……像我阿公那樣可能連大字都不認識的人歡喜接受,並且從中得到高度滿足娛樂。……後來新劇沒落了。……被舞臺劇所取代。而且,慢慢地大部分以國語演出時……對老觀眾來說,那已經是另一種『陌生的、新的、外來的、看不懂的』東西。……於是,當有一天接觸舞臺劇時,心裡最大的願望便是如何讓這群人也一樣可以放心地進來,開心地與曾經陌生或者層級、年紀不同的人們一起歡笑或流淚。」【5】13年過去,觀眾組成已不同以往,當初那樣美好意念下所創作的作品,至今仍是秉持初衷全程臺語發音,沒有字幕。而面對那晚看戲時,身旁對演員臺詞感到疑惑,對臺語不熟,忍不住不斷提問的不少觀眾而言,是否有什麼樣的方法也讓他們放心地進來領略這份美好呢!?

 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
【1】吳念真編劇.導演:《人間條件2: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》(臺北: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,2007年),頁66。

【2】《人間條件2: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》節目手冊。

【3】《人間條件2: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》節目手冊。

【4】米蘭‧昆德拉: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》(臺北:皇冠文化出版,2014年),頁10。

【5】吳念真編劇.導演:《人間條件2: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》(臺北: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,2007年),頁3—9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