權力慾望交織的人性最終章《雙面吳起》
- 2019-05-23
中華戲劇學會專欄藝評人: 柯香君
演出團隊:臺灣京崑劇團
觀演時間:2019年4月26日(五)19:30
觀演作品:《良將與惡魔:雙面吳起》
觀演地點: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
劇照提供:臺灣京崑劇團提供
「經典」是戲曲舞臺最高標竿,當劇本文學、劇場藝術,骨肉精神皆具足完備,且通過歷代審美考驗而傳承久遠,一部「經典劇作」便應運而生。臺灣京崑劇團2019年度大戲《良將與惡魔:雙面吳起》便是在創造經典的氛圍下所編製而成的大戲。然而如何才能成為「經典」?一部經典劇作又該具備何種要素?或許只有跳脫傳統思維,才能發現經典的另一道曙光。但也惟有立基於傳統,才能突破傳統,創造經典。
《雙面吳起》,演述戰國名將吳起一生的是非功過以及人生百態。本劇乃曾永義教授特別為丁揚士量身訂製,「我一直有一個衝動,要突破淨腳止於折子而為本戲;如此方能在水磨曲韻中別開生面,展現其不可一世的壯烈與悲涼。」【1】以全本「淨」突破以往「生旦」為本的傳統模式,讓活躍在折子戲齣的淨角,不再只是陪襯的角色,尤其以「水磨崑曲」來展現「淨」之豪邁颯爽,更是難上加難。歷史上功過參半、毀譽交織的吳起,如何馳騁於崑曲劇場,突破傳統,不僅考驗著團隊的編製能力,也反映了新世代對於新編戲曲的審美層次。吳起的人生,風起雲湧,在詭譎巧詐的戰國時代裡,吳起終生汲汲營營仕宦之途。且看吳起如何離開衛國,有家歸不得;如何為求取功名,成為世人漫罵之徒;最終如何遊走魯、魏、楚三國,成為一代名將,兵家亞聖。
《雙面吳起》除〈序曲〉、〈尾聲〉外,中間正場共六齣:〈齧臂別母〉、〈殺妻求將〉、〈西河郡守〉、〈計逐吳起〉、〈君臣相得〉、〈變法楚強〉。劇作立基於史實記載,鋪排吳起一生的重要事件,如實還原了正邪難辨、功過難判的歷史評價。〈序曲〉、〈尾聲〉以前後呼應方式,勾勒出吳起心中的權力慾望。開場〈序曲〉,吳起因變法招忌,被楚國群臣反抗,終致亂箭身亡。以倒敘方式引起觀眾懸念,尤其開場以寃魂質問吳起:「為了你的功成名就要犧牲我們的性命,值得嚒?值得嚒?」揭示了人性私慾背後的無情犧牲。〈尾聲〉延續〈序曲〉中箭伏屍場景,為報答楚悼王伯樂之恩以及自身仇恨,縱使已被亂箭刺傷,臨死前也要陷害群臣一起陪葬。舞臺上英雄末路心境娓娓道來,是恨亦是怨,是哀亦是悲。以吳起生命終結的時刻,前後呼應,一氣呵成,帶出濃烈的悲劇情懷。
以吳起生命的終結,貫串吳起由始至終權力慾望張揚的性格。吳起忘確了身為人的道德倫理,年輕氣盛,散盡家財,落魄歸鄉,卻受到鄰里嘲弄而起殺機,此事件揭開了吳起流浪的人生旅途,不得回鄉的苦痛,也激起了吳起不服輸的執念;此外,為解魯君之疑而狠心殺妻,是壓垮吳起不得安身立命的最後一根稻草。熱衷功名權力的吳起,幾經波折,不僅沒有消弭他的雄心壯志,反而促使他更汲汲於仕途中尋求認同。「善/惡」的人性抉擇是吳起一生最大的課題,在「善/惡」的天秤裡,歷史對於吳起的漫罵與咎責,如何透過重新詮釋來取得平衡?
「雙面淨角詮釋」是本劇創新的藝術手法。以「雙面」為名,目的在呈現吳起判若雲泥的雙面人生。「良將」是吳起在政治軍事上的變法圖強、愛民如子的表現,是其叱吒風雲的彪功與戰績;「惡魔」則是吳起求官路上剷除異己的手段,展現的是人不為己、天誅地滅的人性。
本劇特別將焦點集中於「雙面」二字,而「雙面」二字也正是貫串整齣劇作的主線脈絡與藝術手法。為突顯「良將/惡魔」的雙面意涵,特別安排丁揚士與曾漢壽兩位淨角共同擔綱演出,一位是「惡魔吳起」,由「架子花臉」曾漢壽演出,架子花臉以工架表演為主。在〈齧臂別母〉中,吳母苦心哀求,希望臨死前可見吳起一面,然吳起卻齧臂出血發誓:不為將相,不返鄉國;而於〈殺妻求將〉裡,前一刻還與妻子共賞中秋明月,誰知下一秒竟為消除魯君猜疑,不惜手刃妻子,極致反差,讓吳起人性中的絕情與權力慾望,當下立現。人格上的反差,在其濃烈邪黃的臉譜上,雙頰染上了淡淡的鮮紅,那是一股惡魔嗜血的本性,是殘殺鄰里、血刃妻子所換取的暴戾。正是「訣別萱堂齧手臂,君侯取信殺妻子。誰憐亂箭穿身死,一旦驚醒夢已無。」【2】另一位是「良將吳起」,由「銅錘花臉」丁揚士演出,以唱腔為主的銅錘花臉,不論是〈西河郡守〉的仕魏之功,或是〈君臣相得〉、〈變法楚強〉的仕楚之謀,良將的驍勇善戰與政治措施,透過嘹亮的嗓音讓意氣風發的吳起在沙場更顯勇猛。梟勇彪悍的黃彩是主要色調,正是「不就功名豈丈夫,英雄去國走江湖。將軍魯魏開宏業,宰相荊蠻勝碩儒。」【3】「小紅臉」是吳起臉譜本色,象徵吳起暴虐嗜血之性,本劇調和紅黃二色,黃中帶紅,以「紅黃雙色」揉雜起「良將與惡魔」的人生與性格【4】,一改過往傳統舞臺對於吳起兇殘的評判。正邪難辦的吳起,兩位淨角的雙面詮釋,編劇之用心可見,然而究竟誰是良將?誰是惡魔?在觀戲的當下,是否能夠即時區分二者登場的演出段落,耳聞席間的交流討論,是可惜之處。
整體舞臺以石刻圖像呈現鏡框式之造型,遮蓋舞臺布幕,讓劇場剎時幻化成戰國沙場。燈光以暗色系及冷光藍色為基調,呈現出吳起性格深沉之面向及其悲涼的英雄人生。簡潔雅致的舞臺設計,照映著劇場上人物的千姿百態,仿若魏長公主一身的金紅,如其權勢高漲的氣燄;吳妻雪白的妝扮,預告了吳起的狠心與絕情。其中特別的是由上垂掛而下的白色帷幕,除了使舞臺空間更有層次感外,隨著帷幕的移動,同時巧妙的進行更換場景,讓舞臺動線更為流暢。
戰場良將的背後,潛藏著惡魔的人性,「一將功成萬骨枯」或許是吳起一生的寫照。吳起生命中的善惡抉擇,也是戰國世代的哀歌,當人們在追求權力的同時,心中的慾望惡魔也將無止境的漫延擴散。雙面淨角的詮釋,讓吳起的人生評斷昭然若揭,同時也是人性權力慾望交織的最終章演出。在新的世代裡,我們不僅要延續傳統經典戲齣,但更重要的是,開創屬於新世代的經典劇作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【1】新編崑曲《良將與惡魔:雙面吳起》節目手冊,頁8。
【2】新編崑曲《良將與惡魔:雙面吳起》節目手冊,頁2。
【3】新編崑曲《良將與惡魔:雙面吳起》節目手冊,頁3。
【4】新編崑曲《良將與惡魔:雙面吳起》節目手冊,頁13。王瓊玲教授〈起心動念寫吳起〉:「『淨』的大花臉,可以畫成紅紅黃黃、又紅又黃的『大三柳』嗎?若是採用:代表忠義耿直、氣血方剛的『正紅』色,與象徵勇猛暴躁、沒有人性的『邪黃』色。讓這兩股濃墨重彩,由他臉龐的表皮細胞,侵蝕到靈魂的最深邃處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