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不斷的鄉愁,訴不盡的忠孝節義和人性

望不斷的鄉愁,訴不盡的忠孝節義和人性

望不斷的鄉愁,訴不盡的忠孝節義和人性

  • 2019-12-04

中華戲劇學會專欄藝評人: 劉心慧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演出團隊:一心戲劇團

觀演時間:2019 年 11月10日(日)14:30

觀演作品:《望鄉》

觀演地點:大稻埕戲苑(臺北市迪化街一段21號9樓)

劇照提供: 一心戲劇團 提供

 

 

 

觀劇之前就在猜想這也許是一齣翻案劇,但是到底怎麼翻,令人期待。會有此一猜,是聽說了此次編演的大戲《望鄉》乃由傳統的折子戲〈望鄉〉延伸鋪排而來。

 

〈望鄉〉是崑曲舞台上常演的折子戲,是蘇武(老生)和李陵(小生)的對兒戲。情節描述李陵歸降匈奴之後,特意去探望拒不投降,被匈奴流放北海的蘇武,兩人當年在朝交好,李陵此行其實帶有勸降的目的,但見面還未及訴盡離情,蘇武即為李陵的變節著惱,即使李陵傾訴了割斷孝義忠心的原因,是被漢武帝刑憲滿門,甚至連祖塚亦遭遷毀,亦未得到蘇武的同情諒解;最後李陵邀蘇武同上望鄉台拜望家鄉之後,在蘇武「沒廉恥」的怒罵聲中,羞慚而去。

 

〈望鄉〉一折出自《牧羊記》,主腳是蘇武,李陵最後在漢軍攻打匈奴,接蘇武歸漢時觸碑自盡而亡。今日的觀眾無法理解蘇武,對他的執著多半覺得迂腐甚至可笑,不合人性,更多的情感及認同是傾向李陵。除了對李陵的同情及大時代的思考,〈望鄉〉至今仍是常演劇目的主要原因之一還在於他動聽的曲子。

 

一心戲劇團將之鋪陳為一齣大戲,跳脫《牧羊記》,重點分別聚集在李陵,蘇武兩條線上,一方面描述李陵在司馬遷的力薦之下,和國舅李廣利同上前線殺敵被拖後腿處處受限,與匈奴公主戰場相識,公主為招其為駙馬央單于生擒,單于用計使李陵投降;一方面描述蘇武於北海一心守節不肯歸降,冰天雪地之中竟有漁童「草魚禾止戈」前來相伴,年幼孩童的天真提問,常常觸及蘇武內心深處不敢/不願深思的境地,一動一靜兩條線在與原折子戲〈望鄉〉類似的兩人相見的情節中交會——蘇武一樣厭棄李陵的投降,但此處的李陵多了底氣少了羞慚,甚至遠在家鄉的親人仍安在。

 

李陵的底氣從何而來,原來來自於與漢武帝的私下約定,武帝令其假意投降,趁機調查匈奴內部軍情,時機成熟後兩廂裡應外合便可一舉殲滅之。但漢武帝對李陵的信任,終於拗不過朝堂上流言紛紛,幾番掙扎之後認定李陵叛變,下令屠戮其全家——一手造就這齣悲劇的核心,成了出爾反爾的多疑君王漢武帝。劇情在漢使迎回蘇武的情節中結束,但帷幕並未落下;蘇武臨行找不到漁童,方覺察原來那是自己意念的化身,面對自己的抉擇又目睹了李陵的悲劇,自己心中一直堅守的信念,其實早已動搖;同樣為國為君,風發的意氣早已消磨得丁點不剩,只有悔愧遺憾。

 

劇場中歌仔戲的受眾,與崑劇的差異極大,劇場氣氛完全不同更加熱情。整場演出流暢熱鬧,演員演出張力飽滿甚是動人,李陵和蘇武兩位主腳皆有各自立場和苦衷,亦能夠說服觀眾,雖然部分細節禁不住細細推敲,也確實提供了一個現代人觀看歷史的角度和視野。關於崑曲折子戲〈望鄉〉的改編,歌仔戲《望鄉》並非頭一遭,1/2Q劇場於2008年首演的《半世英雄.李陵》亦是由是改編,只是歌仔戲在完全跨劇種之後,除了人物姓名和部分劇情脈絡外,已經沒有任何崑曲的痕跡。無論如何,李陵之才華之際遇,仍於將近兩千年後的今日,於不同形式的劇場牽動著人心。